图为:康奶奶与李女士见面
8月5日晚,大楚网接到了李女士的来电,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听起来很无精打采,“我看到网友对我的质疑,这和我的初衷不一致,要不我还是不找了吧。”这距7月29日她在大楚网今日报料发帖为孩子寻找奶奶已经过去了一周,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直面质疑坦诚心迹
李女士认为网友最大的争议集中在曾经有一位奶奶搬进她家当天又搬离,部分网友质疑她只是想找免费保姆。
“我看到那些空巢老人的新闻的时候真的很心痛,我的母亲再婚了,她没时间管我,我真的渴望亲情。”她告诉记者,“第一次王奶奶住进来的时候太快了,我们没有办法拒绝,结果一开始事情走向就不太好了。”
王奶奶是第一批来应征的奶奶之一,她的老伴在一个多月前去世了,儿子常年在异地工作,她孤零零地生活在一间小房子里。一说起自己的经历,王奶奶就抹眼泪,她迫切地想要换一个环境。这似乎和李女士的需求一致,然而当王奶奶开心又自信地提出第二天立刻搬过来,并且下厨做鱼的时候,李女士和丈夫都没好意思开口拒绝。
矛盾在第二天发生了。在李女士看来,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他们甚至没有说清楚彼此的需求。李女士想要将孩子托付给一位爱孩子的老人,自己能出去工作;而王奶奶认为一个人难以照料孩子,而且她的儿子尚不清楚老人的决定。于是,王奶奶搬进来的当天就又搬出去了。
谈及此,李女士脸上带着歉意和不忍,“她来我家时很开心,她太需要有一个新的环境了,然而我们开始没有沟通好。”这件事情之后,来应征的奶奶变少了,她也感觉到了更多的压力。
“我一开始发帖只是想找一个爱孩子的人照顾我的宝宝,我以后也会把她当亲生妈妈对她好。”李女士多次重申自己的初衷,“有网友说我想要继承老人的财产,我真的没那个意思。”
变化、压力与妥协
尽管发生了奶奶第一天搬进就搬离的事件,但是大楚网依然想促成李女士与一位合适的奶奶“结伴”成功。于是在8月4日,在大楚网记者的陪同下,李女士带着一岁大的峻峻来到了同样家住南湖的热心康奶奶中,双方沟通见面后并没有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李女士与康奶奶交换联系方式,约定以后继续沟通,她就带着峻峻回家了。
后来,李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当时离开时乘坐的专车司机也认出了她,坐在后座上的她很尴尬。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她被报道后的第二天,她在小区买菜时也被认出来了。
随着网络上的质疑声音的出现、周围人的“热情”关注,李女士的丈夫也对她“为儿子找奶奶”的行为变得不那么理解。“一直以来,我都在家里做全职妈妈,我的圈子很窄,是我提出来想要给孩子找个奶奶带。然而,现在事情突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我老公希望我还是继续带小孩。”她的声音听起来很无奈。
“我不太会说话,希望你们能帮我传达,让事情赶快平息吧,我还是不找了自己带吧。”
“那你不打算出去找工作了?”
“那也没办法了。”李女士幽幽地叹了口气。(大楚网 杨霞)
新闻回顾:
寻人启事—寻找失独老人做我儿子的奶奶
武汉妈妈发特殊寻人启事:为孩子征集1名奶奶
妈妈为儿寻奶奶 网聘"奶奶"刚住下就搬走
武汉妈妈征集奶奶续:多名奶奶与孩子见面(图)